COP28将完成《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甲烷减排等行动加速落地

21低碳李德尚玉 2023-11-15 20:3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此次会议上将对《巴黎协定》实施情况进行首次全球盘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2023年是全球气候治理“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联酋迪拜召开,此次会议将对《巴黎协定》实施情况进行首次全球盘点。

我国亦十分重视COP28,希望以应对气候变化盘点为契机加强全球合作。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中方始终全力支持东道国阿联酋举办一届成功的缔约方大会,期待同各方共同合作,确保COP28延续并深化“共同落实”的主题,以首次全球盘点为契机,发出聚焦行动、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

在COP28召开前夕,生态环境部联合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我国首个《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这是我国开展甲烷控排的顶层设计文件,也是我国第一份全面、专门的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性文件。

备受瞩目的是,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3年7月在北京、11月初在加利福尼亚阳光之乡举行会谈,双方于11月15日发布《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声明提出,中美两国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对话、协作努力,支持主席国阿联酋成功举办COP28。

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在即

COP28将完成《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

对此,夏应显认为,全球盘点应以落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平衡评估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的进展与差距,交流各方行动成效和最佳实践,特别是要尊重各国不同起点和国情,切实盘点发达国家2020年前履约缺口,落实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和提供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支持义务,解决落实行动的雄心在支持和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的重大障碍,实现《巴黎协定》全面平衡有效实施。

夏应显表示,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同时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能力。发达国家应在COP28前切实兑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和动员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明确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为制定2025年后新的集体量化资金目标作出更大贡献。COP28应就全球适应目标达成有力决定,完成损失和损害资金机制建设,充分响应发展中国家长期呼吁的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支持需要。

夏应显还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应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充分立足各国国情和能力,推进绿色公正转型。负责任地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采取积极且务实的态度,COP28应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消除贫困、能源安全、创造就业、发展经济等需求有效协调,务实推动全球向绿色低碳、气候韧性社会的公正转型。

“各方应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摒弃任何形式的单边措施。COP28应坚持《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原则及制度安排,发出推动各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强烈信号,确保全球气候治理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夏应显表示,中方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期待与各方强化沟通、深化交流,通过更广泛全球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本次气候大会(COP28)行动任务列出了几项重要议题,对过去减排和能源转型的努力进行盘点,实现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的历史承诺以及制定新的气候资金支持框架,把自然、人、植物和动物融入气候行动的核心、实现一届最具包容性的气候大会。

根据《巴黎协定》第14条规定,自2023年起,气候大会每5年进行一次全球盘点。

伦敦大学学院基建转型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梁希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本年的全球盘点报告(Global Stock)已经发布,将作为COP28与会各国的谈判基础。该报告认为,目前各国的努力仍然远不足以把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即便目前各国的承诺都得到落实,本世纪内温升会达到2.5摄氏度。另一方面,学术界和国际机构认为,联合国发布的四十多页盘点报告对各国各自贡献实际情况描述不足。除了减缓的努力不够,今年十月发布的气候适应差距报告也提出,目前在气候适应领域的投资和规划也远远不足。

“大约一周前,各国代表围绕损失与损害基金设立草案,达成初步一致,将会在COP28进行讨论。”梁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尽管存在一些反对声音,损失与损害基金明确了由世界银行来管理。基金邀请发达国家和社会各界为基金进行贡献,按照自愿的原则。基金能够用于发展中国家灾后补偿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以应对气候变化盘点为契机,加强全球合作能给我国带来哪些机遇?

梁希认为,气候变化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绿色建筑等产业发展的推进器。中国逐渐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担任引领者的角色,对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进程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需要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政策情景进行分析,研究对自身业务和战略的影响,积极采用合理的内部碳定价手段管理气候风险。

加速甲烷减排等具体行动

甲烷控排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议题。阳光之乡声明,双方将于COP28之前及其后在工作组下重点加速能源转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具体行动。

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阳光之乡声明在气候外交、中美关系、全球气候治理等方面将成为经典篇章。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尼什·巴普纳(Manish Bapna)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时表示,中美两国发布的这一声明传递了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强烈信号,并为即将举行的COP28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的关键在于,两国应通过在未来十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甲烷排放并强化各自的气候目标等方式来兑现承诺。

声明提出,两国将落实各自国家甲烷行动计划并计划视情细化进一步措施。两国将立即启动技术性工作组合作,开展政策对话、技术解决方案交流和能力建设,在各自国家甲烷行动计划基础上制定各自纳入其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的甲烷减排行动/目标,并支持两国各自甲烷减/控排取得进展。

2021年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在《中美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中承诺,将制定一份全面、有力度的国家级甲烷控排行动计划。

就在上个星期,COP28召开前夕,生态环境部联合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了我国首个《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是中国开展甲烷控排的顶层设计文件,是我国第一份全面、专门的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性文件。

《方案》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或将对哪类行业企业造成影响?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相比二氧化碳,甲烷减排可在短期内迅速降低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全球温升,对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第一份开展甲烷排放管理控制的顶层设计文件,《方案》的出台是中国政府在“双碳”背景下对于甲烷控排工作重要性的官方认可。 

傅莎表示,《方案》明确了“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甲烷控排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MRV(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技术和标准体系构建,能源、农业、垃圾和污水处理领域控排,污染物与甲烷协同控制,全球治理合作等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煤矿瓦斯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理领域,延续和强调了相关行业政策里的现行目标,突出中国在控排工作中将甲烷视作资源,强调综合利用的工作重点。

傅莎介绍,在现有针对甲烷资源(以高浓度煤矿瓦斯和煤层气为主)回收利用的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基础上,《方案》完善了对其他重点控排领域的经济激励政策,包括将甲烷减排项目纳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研究农业甲烷减排奖补政策,以及再次强调将符合条件的甲烷利用和减排项目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CCER)涵盖范围。农业减排奖补政策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激励政策空白,与此同时,《方案》鼓励气候投融资项目考虑甲烷控排工程,解决中小型甲烷控排单位(如小型煤矿、小型垃圾填埋场及家庭农场)缺乏信用体系、融资难等困境,充分调动各利益相关方关注并参与甲烷控排行动的主动性。

中国各领域甲烷排放量的大致分布情况如何?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能源领域约占总甲烷排放量的30%至40%,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排放,以及煤矿甲烷排放等。农业领域约占总甲烷排放量的30%,主要包括畜牧业和稻米种植,畜牧业的甲烷排放主要来自牲畜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物,而稻米种植中的水稻田也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废弃物管理领域约占总甲烷排放量的10%,主要涉及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有机废弃物在填埋场中分解产生甲烷气体,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有机废水也会释放甲烷。此外,其他领域剩余的甲烷排放量约占总量的5%至10%,这包括其他行业和活动中的甲烷排放,如石化工业、生物质能源利用等。

甲烷控排行动计划需要推动哪些行业和产业来实施减排工作?秦虎认为,包括四个领域。一是油气领域,油气全产业链需要采取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等措施来减少甲烷泄漏和排放,并要努力减少常规火炬、提高火炬燃烧效率。二是煤矿领域,需要改进煤矿开采过程,减少相关煤矿甲烷排放,需要提高低浓度瓦斯及乏风瓦斯的利用量。三是农业部门,特别是畜牧业和稻米种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畜禽养殖管理及稻田的甲烷排放。四是废弃物管理,这需要改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减少甲烷产生和排放。

“为了确保该计划的顺利执行和推动有效的甲烷减排,尽快通过基于科学的实测来支撑排放因子的更新,并推进更加严格的计量和信息披露,确保MRV体系成为甲烷行动方案成功落地的坚实保障。”秦虎表示,此外还应加大投资和支持,推动开发和采用更有效的甲烷监测、减排技术和解决方案。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和标准,加强农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部门以及生态环境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数据分享,利用好温室气体减排激励措施,鼓励和引导各行业和产业减少甲烷排放。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

李德尚玉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