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8
低碳城市,
建筑企业绿色发展模式与推广路径研究
2017年,由能源基金会支持,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建筑企业绿色发展模式与推广路径研究报告》。
本项目总结提炼了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有的绿色发展建设成果和绿色施工做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建筑企业的绿色发展模式,并以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模式为样本,研究探索适合建筑企业绿色发展模式的推广路径。同时,对建筑企业应用绿色发展模式可能会遇到的政策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动建筑企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7-08-01
低碳城市,
《江苏省城市更新规划研究》
2017年,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江苏省城市更新规划研究》(简称《研究》)。
《研究》提出了一整套指导江苏省系统推进城市更新的规划内容和方法,并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体系中,根据江苏省的省情和城市发展特征,因地制宜完善城市更新规划指引和政策研究,以指导江苏省各地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开展。
《研究》对城市更新规划的系统探讨,有助于推进江苏省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及建设实践。
2017-07-14
低碳城市,
中国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关联分析及对策研究
“十三五”时期,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能否实现我国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重要决定期。2014年我国政府也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因此,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分析不同城镇化发展模式与碳排放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碳排放特点,探索城市密集地区城镇化低碳发展促进优化开发的路径,有利于填补中国城镇化低碳发展研究的空白和政策缺项,从而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
2017-07-10
低碳城市,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2016)
本项目研究从分析不同机构建筑能耗测算数据差异原因入手,对建筑能耗概念范围、能源统计口径进行了界定,并对各类测算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梳理与分析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指标与数据,提出了基于统计年鉴的建筑能耗及面积计算方法,据此计算并分析了2001-2014年中国建筑能耗数据,提出了夯实中国建筑能耗数据基础的相关建议。
2017-07-07
低碳城市,
基于能耗总量控制的建筑节能标准及实施机制研究
我国的建筑节能减排已进入总量控制阶段,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建筑节能实施机制,量化减排目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国家的节能减排承诺具有重要意义。课题采用“从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建筑面积”和“建筑能耗强度”整体控制思路,提出了设计阶段实施“能耗控制”与“能效提升”并行的建筑节能“双控”技术路线。计算了未来中长期各省市建筑节能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和能效提升的工作重点,并为未来建筑建筑技术路线实施提出了建议。
2017-07-07
低碳城市,
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 设计导则》的通知
自2002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启动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历经十多年发展,黄浦江两岸正从工业、仓储、码头等生产性区域逐步转变为以公共空间为主的市民江岸,黄浦江两岸地区未来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市民对建设更多公共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提高公共空间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必须确立统一的目标、原则和价值体系,建立适用于黄浦江两岸地区的建设技术指标,统筹全局,并针对近期实施中重点问题,指导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相关的设计与实施工作。为此,市浦江办会同领导小组相关部门,组织制订本导则。
2017-06-23
低碳城市,
PPP模式对建筑节能领域促进作用研究
2017年,由能源基金会支持,中国节能协会完成并发布了《PPP模式对建筑节能领域促进作用研究》报告。
该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建筑节能资金缺口将达1.53万亿元人民币,以财政资金为主的投入模式难以为继。借道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建筑节能市场迫在眉睫,在拓宽建筑节能资金渠道的同时,也为创新的节能技术和先进的建筑节能管理经验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2017-06-01
低碳城市,
《中国社区低碳发展驱动力调查研究报告》
2017年,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联合编写完成了《中国社区低碳发展驱动力调查研究报告》,该报告得到了能源基金会支持。
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重点案例社区的实地访谈,梳理并分析了中国低碳社区发展建设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本报告有助于更好得理解低碳社区建设工作的现状,并为下一步将社区作为重要抓手逐步推进城市低碳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