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2023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成功举办 突出创新与协同

9月5至6日,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能源基金会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宜可城(ICLEI)共同支持的“2023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本届论坛围绕“创新引领降碳减污”主题,重点探讨在城市层面如何通过政策、机制、技术创新,进一步支持清洁空气和气候变化协同治理。论坛邀请了来自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柏林、巴黎、瑞士、东京、首尔等国际机构和国际大都市,天津、香港等国内城市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还有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和代表。这也是能源基金会连续第四年支持这一论坛,旨在助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推进,探寻碳中和愿景下国际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谈绪祥先生、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田为勇先生、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先生为论坛发表致辞。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先生,“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C40城市气候解决方案与网络全球董事卡西·萨瑟兰(Cassie Sutherland)女士出席,并从国际、国内多个层面分享了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政策、工具、行动、成效和路径规划。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大会主论坛做主旨发言,同与会来宾交流探讨地方绿色增长的新动能。他指出,北京和其他国际大都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空气质量的工作中,应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是难得的机遇,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将来自低碳产业,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减缓目标是高度重合的。


图片来源: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

在“协同治理关键领域—VOCs监测、评价与治理”分论坛上,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作了“臭氧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的主题报告。他提到,实施臭氧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要有针对性地控制化石能源尤其是燃油的全过程排放。


图片来源: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

在“国际大都市降碳减污创新与实践”专题环节中,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介绍了由能源基金会支持的“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与碳协同减排成效评估”研究项目的初步结论。1998年至2021年间,北京市六种主要污染物年评价指标持续改善,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70% 、98% 、65%和82%。在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下,二氧化碳浓度同步下降,实现了协同减排。


图片来源: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创始主席 Michael Walsh 先生分享了城市在机动车污染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他建议,北京在车辆电动化方面还需加大推广力度,要减少基于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电能,实现更多的新能源利用。


图片来源: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

未来,能源基金会将持续支持北京市减污降碳行动,与其他国家分享落地经验、推动技术进步与实践创新,为国际大都市应对环境挑战提供中国智慧,携手应对环境挑战、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项目进展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