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中国电力现货市场路在何方?《中国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路径》报告在京发布

2023年4月25日,国际能源署(IEA)与能源基金会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路径》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报告》由IEA撰写,能源基金会支持,是双方支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目标的重要努力。发布会着重展示了《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邀请到来自电力、能源等相关部门及单位的专家共议《报告》内容,探讨中国电力行业研究的最新动向。

发布会上,国际能源署电力系统转型分析师兼项目主管Jacques Warichet先生和国际能源署能源分析师Camille Paillard女士共同对《报告》内容进行了介绍。《报告》研究了建立全国电力市场体系的不同选项,聚焦电力现货市场的角色,提出在现有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电力现货市场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中央机构在市场改革中的角色、破除省间交易壁垒、推动现货市场建设并确保中长期及辅助服务市场合约灵活度等。《报告》提出,在当前成熟的省级电力市场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实现路径:余量市场路径与容量耦合路径。前者与现有的省间现货市场相似,各省仅交易本地市场的余量;后者则期待各省实现更高级别的协同运行。经《报告》测算,如果在2035年承诺目标情景下,相较于未提升区域协调的情景,建成全国市场可减少6-12%的运营成本,并减少2-10%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加强省级经济调度可带来进一步增益

在圆桌讨论环节,能见研究院特邀专家罗治强、国网三级顾问蒋莉萍、南方电网北京分公司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张轩和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钟海旺四位嘉宾,围绕“当前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得失经验”“如何更好平衡电力市场中新能源和煤电的关系”等多个议题进行讨论。谈及“报告提及的余量市场路径与容量耦合路径在中国现货市场模式基础之上如何过渡”问题,四位嘉宾对《报告》的研究分析均表示高度认可。嘉宾一致认为,《报告》对于帮助世界范围内电力市场专家和业内同行理解中国的电力市场改革以及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帮助。此外,他们也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思考。

罗治强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首要任务,不论是电力体制改革还是电力市场建设,必须在尊重历史现实和地域间差异性,从当前基础平稳起步、逐步改进,最终实现目标。IEA提出的余量市场路径和国内电力市场两级运作的框架设计逻辑较为相似,国内在这方面已经着手开展了一些的探索实践工作,目前省间现货和省内现货试点都实现了长周期试运行,并实现了有序衔接,很好的佐证了两级运作市场机制设计的可行性。

蒋莉萍提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文化有必要借用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应当基于并体现各类主体在承担其相应的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保证电力供应的责任及价值贡献。用户用电特性变化及分布式资源与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将对电力系统格局带来巨大影响和变化,是未来优化市场机制设计时需要重点加以关注和考量的领域。

张轩表示,余量市场路径与容量耦合路径之间并非完全割裂,两者具有交叉和融合的关系。推进现货市场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在充分遵循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基础上开展,宜省则省,宜区域则区域。初期,可以探索省、区域为整体参与全国市场的两级模式。

钟海旺强调,除了顶层机制设计的考量,底层的关键技术支撑也需要被充分考虑。电力市场化运行,可能影响各个省的开机方式、区域的运行方式、联络线的送电计划等,可能对整体的利益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将来进一步设计从省走向区域、再走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时,也应充分重视技术的支撑性作用。

“我们的研究不是伴随着《报告》的结束而结束,而是要在《报告》的基础上持续滚动地进行下去”,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谈到,关于中国电力市场建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中国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路径》报告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在能源基金会与IEA的合作备忘录框架内,开展新一轮的研究计划。
 

项目进展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