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气候变化极端事件与公共生活研讨会

2023年9月7日,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IPCC AR6公众传播项目组成功举办了“气候变化极端事件与公众生活——IPCC公众传播研讨会”。研讨会围绕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间关系的研究、全球变暖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传播等议题进行讨论,旨在多方面讲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升公众的意识与气候参与。会议邀请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吴绍洪研究员,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宋英杰研究员做特邀报告,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儿童投资基金会气候项目主任、中国区副首席代表刘强做点评嘉宾,会议由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主持。


会议现场,图片来源:IPCC

翟盘茂研究员在题为“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联系”报告中介绍,气候变暖将会带来高温、干旱、台风、洪涝、海洋热浪等极端天气,并且这些极端事件有重合发生的可能,即出现“复合事件”。近年来复合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且这类事件通常难以防范,因而产生的危险也更大。

吴绍洪研究员表示,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洪涝、干旱和高温热浪作为指标相对明晰、可量化的极端天气事件,将对人口、经济、生态和粮食生产四个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在中国,干旱的风险指数会增大,高温热浪风险指数次之,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略低。全球升温1.5℃时,我国区域内重度干旱出现在除了青藏高原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和华中地区南部。当全球升温2℃时,干旱危险性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危险指数将明显增大,尤其是黄土高原东南部、长江中游和华中地区。

宋英杰研究员从“文化语境下的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传播”角度进行介绍。他指出,极端天气是气候传播的关键窗口期,应通过本地化视角而不是全球化视角,将理性的科学共识转化为感性的平民体验,从而形成不脆弱、不摇摆的公众认知。需依托本国文化,用本国公众熟悉和亲近的“秒懂”语言,讲述气候变化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事件。

在点评环节中,巢清尘主任对研讨会的成果表达了肯定。他表示,与会专家从多语境、多角度生动讲述气候变化的故事及其影响,强调为加强公众传播、扩大宣传受众,要通过多维视角看待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刘强主任提出,要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对环境的影响,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推动实现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应认识到绿色低碳转型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收益,吸引投资者和参与者,让每个人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当日中午,IPCC AR6公众传播项目组还举办了气候变化与公众传播午餐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环境处长仲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陈敏鹏、GIZ Urban-Act项目中国部分执行主任刘同、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高级项目主任荆卉、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研究数据创新主任刘哲、澎湃新闻记者《临界点》月刊主理人刁凡超出席,就“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事件应对”,及“应对气候变化与公众传播”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荆卉主任表示,能源转型是能源基金会的重要目标,但这不意味气候传播只能讲能源转型。在过去的实践中,能源基金会以能源转型作为解决方案,把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落脚点,实现了二者的结合。同时,她建议气候传播工作者采取分众化的传播手段,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能源基金会支持清华大学开展的研究项目中,将中国公众细分为六个类型,并针对不同的公众类型提出了不同的策略性建议。  


午餐会现场,图片来源:IPCC

项目进展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