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体系

发布于 2023-06-29
 0    0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风电、光伏将新增装机容量160吉瓦左右,按2022年新能源配储增长率保持不变预估,2023年将新增新能源配储5.62吉瓦。考虑电网侧储能电站的增长和地方政府可能放松的用户侧储能电站限制政策等多种因素,预计2023年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新增装机将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储能是支撑发电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消纳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支撑用户侧能源管理和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储能形态比较多,有电化学、机械、电磁等。但目前技术发展较快、产业规模较大的,主要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可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个场景广泛发挥作用,有助于满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用能方式升级带来的系统平衡新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从近中期来看,新型储能经济优势不够明显,仍需统筹发展抽水蓄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响应等灵活调节资源,作为有益补充。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

2022年是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投产运行快速增长的一年,极大地促进了上游储能制造行业的规模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电化学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据统计,2022年在建电站300座,总功率11.70吉瓦、总能量29.03吉瓦时。

电化学储能电站也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这其中既有产品质量需要加强、电站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新能源配储制度优化、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探索、电力市场建设等深层次问题。例如,在管理方面,目前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还没有建立起类似常规电源的成熟完备的电站建设、验收、运维制度体系,租赁使用、代为运维的各方职责还需要进一步分解明确。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特有的电池安全监测系统建设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安全预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为此,我们建议:

一、全面统筹配置和运行机制。借鉴抽蓄模式发展新型储能,逐步扩大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比例;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规模和型式;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机制;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二、加快技术创新迭代。推动包括钠离子电池等多元化技术开发,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创新智慧调控技术。

三、加强全流程安全管理。健全储能电站安全监管机制,规范储能电站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快完善储能安全技术标准等。

四、完善全产业链标准设计,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电站并网、运行维护等领域。

Search Blogs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