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清洁能源 共襄繁荣未来
——能源基金会在京举办纪念来华20周年座谈会
2019年11月20日,为纪念来华20周年,能源基金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清洁能源、繁荣未来”座谈会。来自国内外经济、能源、气候、环境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就如何通过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更好的空气质量、更安全的气候和更加繁荣的经济展开讨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与政府学I.G. Patel讲席教授、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阁下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实践教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前局长吉娜·麦卡锡等出席。会上,能源基金会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与会各方见证了中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倡议的发布。本次活动承诺碳中和。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表示,截止2018年底,中国落实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取得积极显著的成效,这为实现到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在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个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在过去的20年里,能源基金会对中国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希望他们未来能在中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致辞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中国正在走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年,我们将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将制订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环境高水平保护为目标的“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是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各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务实合作。20年来,能源基金会深入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与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我们也期待着和能源基金会在未来继续加强合作。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表示,当前,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绿色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愿意与各方一起,继续深化生态文明的政策交流,扩大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20年来,能源基金会为推动中外民间与民间、民间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桥梁和平台。希望能源基金会继续发挥好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纽带作用,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的能源革命、经济转型、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工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致辞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阁下表示, 习近平主席说过,“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气候变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尽管美国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的程序,中美在气候变化方面仍存在继续合作的空间。在两国存在许多非政府组织,他们继续创造渠道,搭建桥梁,来保持双方的对话与合作,能源基金会就是这样的代表机构。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阁下致辞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实践教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前局长吉娜·麦卡锡表示,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的健康、卫生和安全。我们在思考未来可持续繁荣之时,要确保把人放在中心,以人为本。我们不仅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更是在确保每一个解决方案都能够给人带来益处,让每个人都成为受益者。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实践教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前局长吉娜·麦卡锡致辞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与政府学I.G. Patel讲席教授、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表示, 21世纪的增长应是强劲、可持续和多元包容的。未来的5-10年里,投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在短期内拉动增长,推动供给侧改革,削减贫困并助力可持续发展;推动下一波创新和发现的浪潮将助力实现10年后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坚持低碳发展是20年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唯一路径。这应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路线。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与政府学I.G. Patel讲席教授、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致辞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指出,一个惠及14亿人口及全球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必然要由可持续的清洁低碳能源系统来支撑,能源革命将伴随着中国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历程。低碳发展是中国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一张好牌,它将倒逼产业升级与能源转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发展机遇,帮助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助力中国实现参与贡献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承诺。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致辞
城市是提升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会上,能源基金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以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别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研究、能力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为实现当地的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和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凯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和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余璟
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巨大的合作空间。为进一步推动双方为全球气候治理、清洁能源转型以及创新经济发展动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能源基金会在会上发布了《中美能源倡议》。《倡议》期待中美秉承以往在国家、城市、地区、企业、民间层面所做出的努力,呼吁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寻找应对气候危机的解决路径并切实开展实践。
倡议发布
此外,各方专家还围绕“全球气候治理”、“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协同管理”、和 “国际慈善界在中国的角色”四大议题展开了讨论,为中国清洁能源转型贡献思考和经验。参加讨论的嘉宾包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刘世锦,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基金秘书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前巡视员李海岩,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前美国气候变化特使特德·斯特恩,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环境项目主任、前美国气候变化特使乔纳森·潘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实践教授、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前局长吉娜·麦卡锡,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教授、国际环境与资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凯丽·加拉格尔,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气候变化项目执行总监索尼娅·玛蒂娜,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董事、前董事会主席苏珊·派克德·奥尔,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总裁拉里·克莱默,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等。
对话一“全球气候治理”
对话二“创新引领能源革命”
对话三“空气质量与气候变化协同管理”
对话四“国际慈善界在中国的角色”
能源基金会自1999年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20年来,在多个资助方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助力中国优秀的相关方,在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基金会在中国资助的项目约3000个,赠款金额超过3亿美元,资助项目单位超过750家。如今,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能源基金会也在不断识别新的定位和方向,助力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革命取得更大的成就。
能源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张红军表示,在过去20年里,能源基金会把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等介绍到了中国,为中国制订更加健全的能源、环境、气候变化政策措施提供研究支持,并支持有关机构和专业人士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未来我们将与合作伙伴一起,进一步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开发和整合提供研究参考,助力碳排放的下降,促进中美间的沟通与合作等,为中国和世界的繁荣发展和气候安全而努力。
能源基金会董事会主席张红军
摄影:肖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