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十二五”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途径研究

“十二五”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途径研究

发布日期:
2011-05-02
作者:

一、“十二五”DSM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由政府主导、以经济激励为主要手段、引导和激 励广大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实现重大电量和电力节约的 系统工程。从电力供需形势、DSM 的战略地位、DSM 支持政策、DSM 资源潜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 “十二五”期间 DSM 的全面和深入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面临极好的历史机遇。

(一) 电力供需形势

“十二五”是我国发展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也将是各种问题和矛盾愈加凸显的时期。在诸多问题与矛盾中, 电力供需矛盾很可能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从电力需求看, “十二五” 期间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客观上将带来新的电力需求。其中, 加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虽然国家“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的年均 GDP 增长预期目标值是 7%, 但各地区规划的这一数字无不远高于 7%。从规划的内容看, 除北京等少数地区外, 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把工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这意味工业产能仍将保持较快的扩张速度, 工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新建及其运行, 将极大地拉动对电力的新需求。城镇化方面, 根据国家“十二五” 规划, 2015 年全国城镇化率将从 2010 年的 47.5%提高到 51.5%、新增 4 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将延续“十五”以来的加速发展趋势, 5 年里城镇人口将新增 5000 多万人; 相应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新城镇 居民的生活等, 客观上将带来相当大的电力新需求。此外,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 的发展、电动汽车的逐步推广应用, 也将带来新的电力需求。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预期“十二五”期间电力需求将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从电力供应看, 受政治、经济、资源、环境、气候、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十二五”期间电力部门势恐难以提供充分、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电源建设方面, 受日本核电危机的影响和警示, 预料我国核电建设规模、步伐将相对放缓; 主要地受市场煤、计划电这一难以化解的体制性矛盾掣肘, 加上可能施加于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强制性约束, 使得大容量火电机组的及时建设与有效运行存在不确定性; 水电开发提速则需要应对生态、移民、央企和地方利益协调等诸多问题; 等等。在电力输送和电网安全方面, 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规划的协调性差、电网建设滞后、小水电、风电无序建设造成的“窝电”现象并非个案; 风电的非连续性及其大规模开发、以及基于区域电网的风电统一调度机制的缺乏对电网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带来大的冲击。总而言之, “十二五”期间电力供应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多种因素分析和判断, “十二五”期间电力供需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有可能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瓶颈制约, 居民生活用电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2011 年夏季电力供需缺口可能达 3000 万 kW;如果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 “十二五” 后四年里, 电力供需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将非常突出。全面和深入推进 DSM, 是有效化解电力供需矛盾、确保“十二五”经济平稳运行的现实需要。换言之, “十二五”期间电力供需的不平衡、不协调, 为全面和深入推进 DSM 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 

按项目分类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