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进展

聚焦2022中国煤炭与电力供需增长原因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3年3月,能源基金会煤炭转型综合工作组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2022年中国煤炭与电力供需情况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2022年中国煤炭与电力供需增长的细分行业与具体原因,并对未来煤炭发展与电力低碳转型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能源基金会煤炭转型综合工作组于涵主任表示,当下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能源安全问题,即使新建煤电的经济性不佳,地方政府仍然十分重视煤炭与煤电的保供作用,导致2022年出现产消双升的局面。建立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在于构建新的共识。在短期内可推动电力市场改革、激励绿色能源领域投资、促进绿色电力就地消纳或发展新型商业模式等,长期可借鉴欧洲在通过绿色转型确保能源安全方面的经验,并加强双方合作。

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认为,2022年中国煤炭的供应与消费均达到历史高位,但主要用煤部门产出增长却十分有限。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天然气消费下降引发的能源供应缺口由煤炭填补、天然气价格上企导致部分供热散煤复烧、煤化工行业需求增加、电厂电煤库存上升以及煤炭热值下降。对于煤炭消费占比过半的电力部门,2022年中国煤电装机核准增加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中国的电力投资仍然集中在非化石能源。傅莎主任提到,新增煤电项目的主要原因包括:满足当地电量/电力需求、“风光火”打捆外送、等/扩容量替代和提供供热服务等( 2022年中国煤炭与电力供需情况PDF)。

红杉气候基金会的项目经理宋然平围绕当下国内煤电装机的扩张形势以及海外舆论环境指出,应在煤电少批、少建、少用的三个工作层面上推进“十四五”的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目标。

橡树基金会的曹丹女士指出,应辩证地看待中国能源转型的“立”与“破”,在煤电装机扩张的同时,不该忽视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金融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格罗沃尔德气候基金会的执行总监Joanna Messing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搁浅资产风险及其外部效应的担忧,并进一步询问了扩大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可能会面临的阻碍。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近期中国煤电投资反弹的关键原因在于地缘政治纷争引发的能源安全担忧。针对用煤大省以煤电应对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一方面,新增煤电可能会引发供给侧价格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另一方面,发展可再生能源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替代方案。能源基金会将尝试为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提供解决方案,如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推动需求侧管理等,为当地配套发展可再生行业供应链以提振经济;并在重点区域以空气质量为驱动力促进煤炭转型。

能源基金会战略合作总监朱奕萍和Climate Imperative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孟菲、威廉与佛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环境项目主管Zhuli Hess、格罗沃尔德气候基金会的高级策略师 Beibei Jiang、副总监Min Pease等专家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条件检索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